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习专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专栏总书记重要回信专栏 总书记重要回信专栏

攻坚克难谋发展 生态文明献力量

来源:八队公司    作者: 夏雪    发布时间:2022/12/1    点击量:1758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在地质人的心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全国地质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辽宁省第八地质大队地质人的深度思考:我们要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新时代地质工作,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三大使命为核心,以“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技术攻关,坚持高质高效,坚持环境保护”为基本原则,不断奋力开展科技创新攻关。

一、“理论导向,技术判断,实践检验”,全力推进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勘查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大矿产勘查力度

全面贯彻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着“理论是基础,技术是重点,实践是关键”的基本原则一是对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勘查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攻通过成矿带动力学演化、沉积建造分析、成矿模型建立等深入研究达到成矿理论的创新;通过现代地球物理信息、地球化学评价、航空遥感等技术,推进矿产勘查技术上的进步;二是加大地质矿产勘查力度,针对先期勘查已有一定成果,后期资源量拓展具有较大潜力的项目,多方式加大勘查投入,推进矿产勘查项目继续实施,稳中求进,保证全新突破;三是加大钻探装备投入,优化勘探资源配置,提高钻探技术能力,组建一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以新技术为支撑的,能适应目前在各类复杂地层及深部找矿的钻探施工需要的钻探队伍,并为将来能够成为深部找矿钻探施工的主力军打好基础,发挥钻探领域的核心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

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既是对我国前期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经验总结,也是对马克思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战略发展思想。

我们要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原则,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生态环境各项标准,充分综合分析大气、水环境、土壤等各项评价因子,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的生态保护对策措施、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生态监测方案等,精准确定生态修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定量分析产出价值,统筹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专业技术优势,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工作服务水平,我们不仅要做矿产资源的保障者,也要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三、地质灾害防治

我们要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自然灾害预防等工作。一是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为原则,因地制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治理工程;二是通过深度分析成灾机理、治灾模式,构建精细三维模型等基础理论研究,为地灾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在几十年的地质发展进程中,一代代地质人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为国家寻找宝藏的实践中,“三光荣”精神是地质文化发展长河中的一座里程碑,成为激励和鞭策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的地质工作中,我们会继续肩负地质工作的神圣使命,继续发扬的三光荣精神,在传承和开拓中砥砺前行,我们仍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更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气魄!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地质人的力量!


Copyright 辽宁省地矿集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7002401号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电话传真:(024)8686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