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集团党委下发的学习用书《做最好的中层》,读到“中层管理者处在组织的中间位置,上有领导、下有员工,是信息上下通畅传导的桥梁,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和中坚力量”这一句时我深有感触,中层干部就像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样,是家里的顶梁柱。作为一名在地质部门走过半生的中年人,我也谈一谈中层干部在工作中如何做好下属,做好自己,做好管理者。
一、担使命,为上级分忧解难
在辽宁地矿系统工作的这些年,我从事过很多岗位,担任过很多职务,从地勘单位的中层到班子再到集团的中层,这种成长经历让我对“中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认为中层干部最核心的价值有三点:一是勇于担当,顾全大局。中层干部在工作中要从整体利益出发,遇事不推诿,不讲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那个能“把信交给加西亚”的罗文中尉,让上级无忧;二是做好桥梁纽带,提高队伍战斗力。中层干部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对上要善于领会指示,对下要善于倾听意见,确保政令通畅,运转顺畅。三是高效执行,不做二传手。中层干部是企业执行力的中坚力量,执行工作要增强自觉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求真务实,目标明确,每一点都落到实处,把最明晰的工作路径指给员工,把最好的结果交给领导。
二、 守初心,不断完善自我
1987年,我刚从地质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工作,初出茅庐便投身国家地质事业的那份豪迈,至今想起,仍觉内心激荡。期间又经历了地勘单位的低谷与黄金十年,但我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却始终如一。这份初心和热爱,也一直在激励我不断更新完善自我。作为中层干部,只有先经营好自己,才能带动别人,才能带好队伍。对于如何经营好自己,我谈几点体会:一是要做有格局的管理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明白,内心豁达,眼里才有风景,身边才有朋友。管理一个部门要有格局,要有高度,要把部门发展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做人做事也要有格局,看淡眼前得失,从整体上系统地看待问题、审视利弊,放下个人私心,视野才更开阔。二是做充满正能量的人。中层干部作为部门的领头羊,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情绪是会感染的,面对困难时,管理者乐观,下属也会感染到这种情绪,变得不惧艰难努力工作。三是乐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随着工作日久年深,科技不断进步,岗位不断变化,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匮乏。要想工作得心应手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养成善于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与时俱进,永远跟上时代的节奏。
三、传薪火,做年青一代的领路人
在地勘单位浓郁的“传帮带”文化影响下,我见证了很多年轻人的成长成才,作为上一代地质人,为年轻人铺路引路事关地勘事业薪火相传,如何把“引路人”的作用发挥好,我认为:一是关心下属,做他们的朋友。工作这些年,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朋友,我也时常在工作上、生活上关注、关心年轻人,我喜欢和他们以朋友的心态、对等的角度去沟通,渐渐地他们也不再把我当领导,开始敞开心扉,轻松愉快地交换意见和建议,也让我更能真切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诉求。二是履行好“传帮带”责任。这些年我一直尽力用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为年轻人答疑解惑,引路铺路,在他们前进的征程中“扶上马、送一程”,尽全力把他们培养成能独挡一面的优秀干部。三是给机会放权。作为中层干部要善于授权放权,要给下属独立工作的机会和锻炼的平台,让下属增加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的能动性,积攒工作经验,加快个人成长成才。
参加工作转眼已经33年,这33年中,我从事过专业技术工作,也从事过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每一份工作中都有我对地质事业满满的回忆与热爱,这份事业也给予了我人生中的全部荣光与成就。到了这个年纪,留给我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了,我将倍加珍惜,努力工作,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争做最好的中层,为集团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