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集团机关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一本好书《尽职尽责 用心去工作》让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枯燥难懂的哲学道理,用朴实无华的语句,浅显易懂的例举,让我学习到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在团体中与人相处,如何放松心态宽容从容。这本书,让我收获了很多,启迪颇深,下面我就结合我自身的工作谈谈体会。
要有“干”工作的意识。“意识”一词通俗的解释就是人的思维和想法,往往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翻开我省地勘行业历史,从最初的一支专业地质队伍,到今天的地矿集团,我们经历了数次大的体制改革,经受住了转型、属地管理等考验,不同的历史时期,辽宁地勘的存在都与地勘人吃苦实干、拼搏奉献的进取意识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再次站在历史的节点上,面对转体制、走向市场,“干”的意识更是弥足珍贵。“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越是困难越应坚守,越是困难党员干部更应冲锋在前,用辽宁地勘人“三光荣”的优良传统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已的路。
要有“干”工作的魄力。50年代,我们地勘人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他们克服了南北方气候、环境、饮食差异等诸多困难,在东北扎下根,当年的英姿小伙已到了垂垂暮年。如果说50年前他们选择北方与大山为伴是勇气和魄力,那么今天我们走向市场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当年,我们仅仅是一支找矿队伍,日子一穷二白;而今天,我们发展壮大,从单一的地质勘探,到综合找矿,多种经营,产业不断发展,面对市场,我们有了闯的“底气”和“干”的魄力。
要有“干”工作的担当。“忠诚 干净 担当”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身处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担当”的内涵也不尽相同。60年代,我们翻山越岭、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为国家勘探找矿,担负的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90 年代,辽宁地勘、工勘等产业迅猛发展,为辽宁经济助力,担负的是辽宁的“发展梦”;今天,面对转制、面对市场,我们担负的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振兴梦”。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我们幸运的敢上闯市场、大发展的新时代,我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心工作,用诚做事,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我们地矿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